常有同學問我:老師,你可以教我如何專心嗎?我想要專心,但我就是會不知不覺的腦子會想別的事。寫題目的時候是這樣,練習聽力時更是誇張,常常神都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。
也有家長會跟我抱怨,他的小孩無法上線上課程,因為他超級不專心,上線上課程一定會沒有效果。
不管你的角色是什麼,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: 明明就該快點把眼前的事情做完,但不知不覺的開始滑起手機 ,然後就開始回訊息,然後發現,時間已慢慢地過去。
在教學的過程中,我常遇到無法專心的學生,在上課中腦子會一直想別的事情,會一直想做別的事(明明就在上課,他腦子裡可能想著明天的歌唱比賽 、或他剛剛從圖書館裡借的書裡面的故事)。
分心,其實就是不夠投入在現在正在做的事情。所以常會有到了截止時間事情做不完:如:明明寫功課寫了二個小時,東摸西摸,二個小時後還是沒寫完。又例如:上課一個小時,但進度就是不多。
到底,為什麼會不夠投入呢?其實主要的原因即是:沒有足夠的動機。
每天,當我坐到書桌前,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即是:列下今天的 to do list。
例如:我今天的 to do list 即是:
- 完成課程剪接(我昨天晚上下課後已利用1小時的時間錄完了三堂課)
- 寫一篇部落格文章
- 洗衣服
- 備課明天成人英文教材
當我列出今天的 to do list ,我的行動動機即出現了。今天的目標即是把這些事情都做完。而且在針對每個小行動,我都會設定完成的時間。例如,今天這篇文章我即是設定在一個小時內完成,於是剛剛我對我女兒說:現在是10點,你給媽媽一個小時的時間,我完成事情後再陪你玩。
於是和女兒逹成共識後,她說:那我要聽音樂畫畫(聽音樂的確可以讓她可以更沉浸在她正在做的事裡。)
不只我自己的生活是這樣,我也把這樣的技巧應用在教學上。
在上課時,對特別容易分心的孩子,我會和他一起訂下今天上課1.5小時的進度 (如:從第幾頁到第幾頁),提早做完就讓他做喜歡的事(如畫圖,看書,和老師聊天),如沒有做完那就到完成目標後再下課。以我的經驗,這對於明明做得到,卻容易懶散的學生最有用。
當然,這必須要有一定的技巧,訂定的目標必須要在學生的能力範圍再往上提升一點。要能逹到目標,但又不能太簡單。
to do list 這樣的概念在時間管理上也是 GTD (get things done) 的概念,即是你在一定的時間內給自己訂定要做事情的清單。大多數人都知道,但卻無法或不知道它可以運用到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。
事實上,這份清單(to do list)可以幫助你 、你的小孩 、你的學生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,而這個目標可以逹到。在被這個動機推動時,他會十分有精力,且在完成目標的時候十分有成就感。
一樣的,這樣的技巧(to do list)可以運用在線上學習上。你可以為自己設定鬧鐘(如20分鐘)給自己 、或小孩任務:在20分鐘內專心的把題目做完。明天,再為自己設定30-40分鐘時間,給自己 、或小孩任務:專心的把課程聽完,做筆記。
你發現了嗎?
在一段短時間內設定一個目標很重要!這段短時間必須是在腦子能專心的時間內。因為時間太長專注力即會下降。
如果你想為這整個實現目標的過程加進更多樂趣的話,也推薦給各位一個不錯的 app叫專注森林。這個app你的終極目標即是: 建立自己的森林 。你可以自己設定自己要專心做一件事的時間(可以是20分鐘, 120 分鐘...) 然後, 當你完成任務後即可以種一顆樹。不同時間長短的樹是不一樣的,久而久之,你可以自己有一片森林。
這是一個我覺得還蠻有趣的app,其實還有許多app 是可以幫助到你的。
你是容易分心的人嗎?
看完這篇,不如現在就為自己訂下一個小目標,實際執行看看吧!
p.s. 這篇文章完成時間: 70分鐘(和女兒約定的時間差不多呢!)
在寫這篇文章時,我沒有滑手機,沒有和女兒說話,耳機聽的是這個
可以說是完全隔絕所有會讓我分心的 trigger
喜歡這篇文章: 請您花一秒鐘時間幫我按讚分享, 真的十分感謝您